桂林动画《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与第二部的对比
桂林动画《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与第二部的对比制作及脚本设计
英国作家刘易斯·卡洛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是儿童文学史上的一部重 要作品,不但当时一推出就十分受欢迎,更深深影响了后世的许多作家。书中呈 现出一个小女孩的幻想世界,主角爱丽丝在梦中跟着一只会说话的白兔,来到一 个奇怪的世界,那里充满许多千奇百怪的事物。后来在1871年刘易斯·卡洛尔 又继续推出了第二部与爱丽丝相关的著作《爱丽丝镜中奇遇记》。这两部著作均 借助了一个小女孩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即使在成年人看来,也蕴含了许多的哲理。 迪士尼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动画于1951年上映,其实早在1936年,迪士尼就推出 过一部以米奇为主角,名为《镜中历险记》的动画,就是改编自《爱丽丝漫游奇境 记》的续篇《爱丽斯镜中奇遇记》,片中米奇进入了镜中的世界,发现所有的东西都 是相反的,而且被施了魔法。
动画版本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与原著相差并不大,许多书中著名的场景都 在动画片中忠实地呈现出来,像是书中红心女王举行的那场槌球赛(以红鹤为槌、 以刺猬为球),或是疯狂帽匠的茶会等等。但也有些情节其实是从刘易斯·卡洛 尔的“爱丽丝系列”第二部《爱丽丝镜中奇遇记》中取材的。在影像表现上,《爱丽 丝漫游奇境记》自然地与心理学、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和先锋派以及符号学等巧 妙地结合在一起,甚至这种细致而精巧的应用都令人叹为观止。例如,动画影像 中出现了一只毛毛虫,口中总是叼着一根烟管,就跟原著中描述的如出一辙。毛 毛虫的烟管能吐出各种英文字母,例如当毛毛虫说“Who Are You?”时,后两字他 就吐出“R”和“U”两字母;说“Why?”就吐出“Y”,这大概就是网络年代到来以前最 早的精简文字法。另外,在《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有一段海象和木匠之间的故 事,这是那对爱说故事的双胞胎Tweedledee和Tweedledem为女孩爱丽丝所说唱 的故事,故事中海象和木匠诱骗牡蛎们,要把它们全都捕捉起来吃掉,这一幕中牡 蛎家族有一个月历,月历上出现的是三月“MARCH”那页,其中字母R突然变成 表示警告的亮红色。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早年人们的冷冻技术还不发达,因此若 在夏季吃牡蛎,很可能会不太健康,吃到坏掉不新鲜的牡蛎。换言之,夏季对牡蛎 来说,反而是它们的“安全季节”,其他的季节就是危险季节。
正巧,一年十二个月 的英文名称中,五至八月都没有字母R(May、June、July、August),其他月份的 英文名称则全都有字母R(September、October、November、December、January、 February、March、April),所以,有字母R的月份就是牡蛎的危险月份,因此月历 上R会用大红色标出来,表示警告之意。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别具匠心的设 计,使迪士尼动画在意蕴层面上达到了一种境界。随着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兴起, 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爱丽丝漫游奇境记》逐渐风靡,这部与先锋 艺术相结合的迪士尼动画充分体现了动画中蕴含无数可能性和哲学性的意蕴。
(责任编辑:卓想动画http://www.zxg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