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动画制作公司引起动画名词的讨论
贵阳动画制作公司引起动画名词的讨论
大家可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就是在享受动漫 画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会听到对动漫画不同的称呼, 比如 “卡通”、 “卡通片”、 “漫画”、 “动画片”等 等。关于“漫画”应该没什么争议,在名称上它来源于英 文“CoMIC”,主要以静态画面呈现,以印刷媒体的方 式展示。但是,对“动的画面”的称谓就有些杂乱了,有 时候我们会脱口而出“卡通片”,有时候又说是“动画 片”,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或者说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 呢? 之所以开篇就提及这个问题,是因为笔者在讲授动 漫角色设计的课程时经常会碰到学生提到关于动漫名词的 叫法的问题,后来我也就将“动漫名词讨论”作为常态教 学环节了,通过讨论把名词弄懂了,对于后续的教学进程 有所裨益。笔者发现,并没有多少人将这些名词并置在 一起来讨论,更多的是各说各的理。
就像目前市面上所 能见到的动漫教材,有着“动漫造型技法”、 “卡通造 型技法”等等书名。有些对“卡通”做出了精辟的阐 述,有些又针对“动画”大肆解释一番。一旦将这 些名词解释并置,内容其实相差无几。笔者怀着“多 此一举”的心态,针对此问题找寻了不少资料,最后 得出这样一个看法:卡通的英文“CARTOON”, 源自几百年前的意大利语“CARToN E】,,是纸 盒、纸板的意思,当时的艺术家常在一些便宜的纸 盒上描绘简单的形象和素描,这些随性之作应该就 是动漫的雏形了。
早些年美国华纳公司旗下设有 CARTOON NETWORK这样一个品牌,它使用的单词 就是CARTOON,由于这个品牌做得非常成功,也就 成就了CARTooN这个词。 (图1—1)在很长的~ 段时间里,人们都把“CARTOON”这个词作为“会 动的画”的代名词:二战后,随着全球动画艺术的兴 起尤其是日本、韩国等新兴的“动画大国”的崛起, 逐渐地不再使用CARTOON这个名词,而将其改名为 “ANIMATIoN”。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无非是想为自 己创造一个品牌,这也是商业竞争的必然, 尤其是 日本还有了自己标志性的动画术语。
动画在日语里是 “7二歹一三/|二/”,其缩写形式“丁二歹”对应的 罗马字母是与“ANIMA”极为相近的“ANIME”, 随着日本动画作品走向世界并获得广泛好评,其自 成一派的体系最终获得了公众的认可,原本只在日 本本国使用的对动画的称谓,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流 传开来。如今在全球许多国家的动漫产品销售店分 别设有“ANIME”和“ANlMATION”货架,这个 “ANfME”就是日本动画的特指。
(责任编辑:卓想动画http://www.zxg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