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动画课件制作之《闪电的形成》
清远动画课件制作之《闪电的形成》
1.被试:从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一年级随机选取120名被试,年龄在18~2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9.16 岁.所有被试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均能熟练进行计算机操作且为自 愿参加。先对被试完成关于《闪电的形成》的原有知识经验测试,根据测 试结果从中选择出低原有知识经验者60人,然后使用闷定的空间认知能力 问卷(信度为0.83)进行空间认知能力测试其高低水平,根据结果选择其 中40人被试划分成高空间认知能力和低空间认知能力两大组,每组20人。
2.实验设计与材料:采用2(动画flash动画类型)X 2(宅问认知能力) 的两因素随机实验设计,动画flash动画类型:动画+解说和动画+文字;空 间认知能力:高空间认知能力和低空间认知能力。作为因变量的实验测试 结果主要包括学习效果(学习成绩和学习时间)和眼动指标(注视次数、 总注视时问、注视点持续时间和眼动轨迹)两大类。实验材料是国内外相 关研究普遍使用的学习动画课件制作主题:《闪电的形成》概念。
关于闪电形成的过程 一共包括八个关键步骤:
(1)靠近地面流动的空气受热后变热并上升; (2)I-.升的热空气中水分凝结形成云,超过冰点线后水分在云中形成结 晶;
(3)水滴和冰品下降; (4)形成下行风,撞击地面产生正负电荷:
(5)云内水气与冰品碰撞形成正负电荷,负电荷降到云层底部;
(6)先导 闪电相遇;(7)负电荷向下冲;(8)正电荷向上冲,两种电荷相遇产生更 强闪电。实验材料表现形式分别为动画+解说和动画十文字两种flash动画形 式。实验材料依然使用Flash软件设计开发。
3.实验仪器与过程:本实验主要足用采集频率为60Hz的ASI。50 I型 眼动仪来记录被试的眼动数据。系统是由一台酷睿Ⅱ内存2.
4(;汁算机控 制.所有刺激呈现在19英寸彩色显示器中央。
屏幕分辨率为1024×768, 刷新频率为100Hz。实验时,被试眼睛与屏幕中央距离为60cm,当眼睛在 一个点停留达16ms时,日艮动仪便将其记录为一个凝视点,眼睛在一个点 停留超过lOOms时,便记录为一次注视。
用Gazetraker 3.1 2软件运行各 实验程序并同时记录被试的眼动数据。
(责任编辑:卓想动画http://www.zxg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