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计算机动画制作原理之仿真性
汕头计算机动画制作原理之仿真性
(二)计算机动画的表现特征
较之传统的手绘动画,计算机动画的出现不仅使得动画制作摆脱了繁重的手工操作程序,节省了 人力、物力,也以自己独特的表现风格获得观众的青睐。
1.仿真性:创造视觉的惊喜 利用计算机动画技术尤其是三维动画技术,人们可以获得与真实人物、背景几乎相同的144图8.1 三维动画再现的《故宫》视觉感知。《海底总动员》中运用表情模拟技术,让各种鱼类有了近乎人类 的情感神态;运用动作捕捉技术,使得影片中鱼类的游动姿态与自然界的真实状况相一致。据说,动 画制作早期,由于场景过于接近真实世界以至于失去了动画效果,最终工程师们不得不将其加以修正 ,形成最终的半现实效果。
中央电视台推出的长篇系列片《故宫》,是以电视画面形式对我国著名的也 第八章动画创作的数字技术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皇家宫殿的最全面的报道。为了展现一 个完整的故宫,央视采用三维动画技术创造了逼真的故宫场景。特别是该片在表现搬运石料这一史实 时,运用数字特技在宏观镜头L描绘出了浩浩荡荡的搬运队伍,而在微观镜头的处理上则使用车轮、马 蹄等局部特写指代那些拿不准的影像细节。IHII:处理,既不会留给历史学家考据的把柄,也可在真 实和再现之间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
同样,在大型数字电影纪录片《圆明园》中,创作人员运用现代数字动画技术填补圆明园现今保 留景象的苍白,还以世人一个完整、真实的圆明园。这一重现包括了圆明园从建园、扩建到被毁的历 史全过程。同时,与真实演员相结合的拍摄手法,也使影片更具真实性和可观赏性。图8.2
三维仿 真动画再现的《圆明园》 图8.3 三维仿真动画再现的《圆明园》 据悉,最后制作完成的《圆明园》影片全长约90分钟,重点展现了这座“万园之园”的艺术魅力 和文化价值,同时对大清王朝的兴衰演变作了故事化叙述。
《圆明园》是我国第一次在纪录片制作中 大规模地使用三维仿真动画技术(影片中累计运用达35多分钟),也是第一次以实景和三维动画相合成 方式来拍摄纪录片。负责该片数字技术的王连明介绍,“圆明园所有建筑中的20%被重新再现,包括 当时圆明园里所有的西式建筑和主要的中式建筑,相当于建立了一个数字式的圆明园影城”。
(责任编辑:卓想动画http://www.zxg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