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动画课件制作设计中人物奔跑的动作规律
泰州动画课件制作设计中人物奔跑的动作规律
① 跑时的基本动作规律:身体重心较走路时前倾,随着跑的动作幅度的加大,身体各部分的标准位置在改变,两手自然握拳,手臂略提成弯曲状。(图l一25)
②奔跑时两臂配合双脚的跨步前后摆动方向和走路相同,但幅度比走路要大。双脚跨步动作的幅度、膝关节弯曲的角度都比走路时大。脚的运动曲线、头顶的波形运
动都相应地比走路动作明显。(图1—26)
③在奔跑时,双脚没有同时着地的过程,而是依靠单脚支撑躯干的重量。因为身体重量的不同会有明显的区别,这也就是奔跑时重心前移的原因。有时表现情绪紧张、急促,身体起伏和双手摆动的幅度都相应加大。(图1—27)
(3)人物跳跃的动作规律
①人在跳跃时的整个过程为蹲、蹬、起跳、蜷身、着地。人在起跳前身体的屈缩,表示动作的准备和力量的积聚;接着,一股爆发力让单腿或双腿蹬起,使整个身体腾空向前;然后,双脚先后或同时落地。由于自身的重量和调整身体的平衡,必然产生动作的缓冲,随即恢复原状。(图1—28)
②人在跳跃的时候,身体的重心不像奔跑时那样简单地向前移位而是跟随着跳跃动作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从起跳到腾空这一部分,动作的重心在身体的前方;从腾空到落地这一部分,动作的重心则在身体的后方。(图1—29)
③双手自然握拳在起跳这一环节是双臂向前、向上带动身体腾空。双腿踏地后蜷起向前伸。在落地这一环节,双臂从侧前方向下运动,上身压低带动重心前移。人物性格及年龄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走路、奔跑等各种运动姿势。同理,不同的走路、奔跑等运动姿势也能够反映出人物的性格及年龄的差异。例如一位西装革履的绅士的走路姿势与~位衣衫褴褛的乞丐的走路姿势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面貌是不同的。因此在塑造动画人物造型时,对各种动态的表现不能干篇一律。图l一30反映的就是不同人物的走路姿势。
其他的各种动物,例如鸟类、鱼类、走兽类、昆虫类等,它们的骨骼结构与人类的骨骼完全不一样,所以它们都具有各自不同的运动规律。在以这些动物为表现对象时,一定要先行了解它们的骨骼结构,掌握它们所特有的运动规律,这样,角色形象才会更加鲜明、生动。
在动物形象表现中,还有一种表现方式,那就是参照人的运动规律来设计动物的运动造型,将动物的外型特征与人的运动规律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动画形象,这就是动画片中经常用到的拟人化的表现手法。用这种手法塑造出来的动画形象会更加亲切、幽默、生动,因此就极具表现力。(图l一31、图卜32)
(责任编辑:卓想动画http://www.zxg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