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动漫设计制作公司的动态感知与创造
宜昌动漫设计制作公司的动态感知与创造
动画的动态感知与创造 根据视觉暂留特性,人类从数百年前便开始了让静止画面“运动”起来的尝试 。16世纪,西方首先出现了手翻书。这种书的每一页都画有细微变化差异的图画(类 似今天动画创作的原画),当快速翻动书页时,人们便感知到一幅连续活动的图像。 以这样的原理,人们后来发明了使静止图像转动更快的机械装置一一活动视盘,再配 合投影技术的应用,真正实现了“让静物动起来”的梦想。归纳起来,动画的动态感 知和创造来自三方面因素的整合:人的视觉生理一心理现象,机械或电子装置完成图 像的转换速度,以及光的投影技术(主要用于影院动画)。12 第三节 动画的基本分类第一章动画的基本认知
“分类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重要方法之一。”①人类通过分类使混沌的世界展现 为有序性,使相互的思想、物质以及各方面的交流、传播成为可能,同时任何科学的 分类方法也为我们分析事物的基本特征,寻求事物的发展规律并梳理出更为有序的研 究思路提供捷径。 与其他艺术相同.动画的分类并无一定之规,通常与每个分类者的审视角度相 关。下面我们以技术形式、创作形式以及传播途径作为分类层面来对动画做进一步的 认知。 一、技术形式的分类 从动画制作的应用技术分类,动画可以划分为传统手绘动画和计算机绘图动画。
(一)传统手绘动画 1911年,美国的温瑟·麦凯创作了高度依赖线条表现力的动画作品《恐龙葛蒂》 。
由于本片动画的每一帧画面都是完整的、独立的,因而增加了当时创作的复杂性, 也限制了动画的时问长度和内容的表现。1915年,美国人艾尔·赫德发明了在赛璐 珞片上分层绘制图案的方法。赛璐珞片也称为明片,是一种以醋酸纤维为原料的光滑 、透明的薄片。人们将它作为描画动画的片基,取代了以往在动画纸上绘画的方法, 把每一幅图像中角色或事物稍有变化的部分单独画在赛璐珞.卜,这样相同背景与静 止的局部就不需要重新绘制,既节省了时间和精力,也为动画的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 础,大大推动了动画产业化的进程。
(二)现代电脑动画 20世纪70年代初。伴随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深入,人们开始尝试运用电脑制作 动画。电脑动画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生成一系列可供实时播放的动态连续图像。电脑动 画既可以制作二维平面动画,也可以生成三维立体动画效果,后者的开发与应用几乎 颠覆了传统动画的制作理念,不仅为占老的动画艺术增添了生气盎然的现代气息,也 拓宽了人们的思维想象空间,创造出了更为美轮美奂的虚幻空间和真假难辨的影像世 界。现在一些电脑动画的综合效果已完全可以与电影大片相媲美,例如人们熟悉的 2001年上映的美国动画片《最终幻想》。
(责任编辑:卓想动画http://www.zxg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