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請把窗戶外看龍舟改為在電視機內。
l 在上方第一幅大的1龍舟圖前,加一個日曆,寫上「農曆五月初五」。
l 請把人物換為智能動物隊成員﹕企鵝、小狗及小熊,並改為牠們不會背着電視坐。
l 把在窗外看到龍舟改為在電視上觀看。小熊說:「龍舟比賽真是精彩刺激啊!」
l 小狗說﹕「聽説古人把粽子投在江中給魚吃。難道魚兒吃了粽子後會更美味?」(流口水樣子)
刪去這幅圖。換上企鵝隊長聽了小狗的話,一臉不屑﹕「你只想着吃!」(小熊偷笑)
企鵝隊長解說﹕「這個傳統習俗起源於端午節的傳説。」
小狗和小熊滿頭問號。
第二頁
圖1
l 請刪去小龜。
l 播放屈原投江小動畫。
圖2至3
l 在包粽子前加上先前三個成員的圖,然後小狗和小熊聽完起源後,十分感動樣子,小狗說﹕「原來粽子的背後有這麼感人的起源。」
l 有門鈴聲響起,原來是成員中的姐姐。
l 企鵝隊長﹕「姐姐來教我們包粽子呢!」
l 小熊、小狗歡呼。
第三頁
圖1至圖4
圖
l 媽媽換上成員中的姐姐,說﹕「粽子的材料包括竹葉、糯米、冬菇、蝦米、鹹蛋黃、豬肉。」(建議用實物圖,如沒有請用手繪圖。)
l 姐姐解說﹕「我們把糯米浸泡約三小時後,以醬油醃一個晚上。」(顯示一個時鐘,時針轉幾圈,由光的畫面轉至暗的畫面,最後轉為光的畫面,顯示「第二天」。)
l 姐姐說﹕「我們洗乾淨竹葉、炒香冬菇、蝦米、豬肉,然後可以包粽子了。」
l 請刪去小龜。
第四頁
畫面上半部
l 請刪去小龜。
l 請參考以下包粽子的步驟來繪畫並加上文字解說步驟﹕
步驟1﹕把兩片竹葉折疊成90度。
步驟2﹕向左折疊,然後捲成筒狀。
步驟3﹕先放糯米,接着加其他材料,
最後蓋上糯米。
步驟4﹕把竹葉蓋下來,包好兩邊的角。
步驟5﹕最後用繩子綁緊。
(另也在網上找到手繪包粽子步驟,也可作參考來繪畫﹕
)
畫面下半部
l 幾個人已紮好粽子的畫面,姐姐說﹕「最後把粽子蒸煮兩小時。」(顯示一個時鐘,時針轉兩圈,顯示「兩小時」。)
l 煮好的粽子放在桌上,大家笑了、流口水的樣子,企鵝隊長宣佈﹕「我們可以吃了。」大家愉快地吃粽子。
第五頁
圖1
企鵝隊長說:「粽子的材料除了冬菇、蝦米、鹹蛋黃、豬肉,還可因應各人口味,加上黃豆、綠豆、紅豆、臘肉、花生等,製成不同種類的粽子。大家如有興趣,不妨運用互聯網搜尋各式的粽子食譜,與家人一起包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