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五台山原为神仙方士所居,故名紫府。而是叫紫府山,也称作五峰山道场,
曾建有紫府庙,是道士们修行的地方。《清凉山志》称佛教的文殊菩萨初来中国时,居
于石盆洞中,而石盆在道家的玄真观内,这说明当时五台山为道家所居。佛教传入五台
山,普遍的说法始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迦叶摩腾、竺法兰来到了五台山(当
时叫清凉山)。由于山里很早就有阿育王的舍利塔,再加上五台山又是文殊菩萨演教和
居住的地方,二人在此建寺。唐代五台山佛教圣地形成的另一个标志,是外国佛教徒对
五台山的无限景仰和竞相朝礼。唐朝经济繁荣,国势强盛,在国际上声望甚高,是亚洲
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五台山还受到印度、日本、朝鲜和斯
里兰卡等国佛教徒的景仰。朝礼五台山和到五台山求取佛经、佛法的外国僧侣很多。
建筑特点:五台山由古老结晶岩构成,北部切割深峻,五峰耸立,峰顶平坦如台:东台
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五峰之外称台外,五峰
之内称台内,台内以台怀镇为中心。五台山最低处海拔仅624米,最高处北台顶海拔
3061.1米,有“华北屋脊”之称。山中气候寒冷,台顶终年有冰,盛夏天气凉爽,故又
称清凉山,为避暑胜地。五台山自然植被以草地为主,由草甸、草原、灌丛构成,是优
良的夏季牧场。
相关诗句:《名山志》载:“五台山五峰耸立,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
,故曰五台。